浙江工业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心原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开展建设。中心始建于2004年10月,前身为中国文学演变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17年11月获批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特级专家梅新林教授任基地负责人及首席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肖瑞峰教授任首席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晓玥教授任执行主任。中心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一文学空间研究,具有前沿性与创新性相融汇的特色,方向负责人为梅新林教授,;二区域文化研究,具有区域性与延展性相贯通的特色,方向负责人为马晓坤教授;三媒介地理研究,具有交叉性与拓展性相结合的特色,方向负责人为邵鹏教授。
基地现有研究人员42人,其中高级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34人;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万人计划”哲社领军人才、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十余人。
基地成立以来,开展了“中国文学地理学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浙江学术编年”、“民国词学研究”和“浙江学人年谱”等多项重要学术项目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基地成员多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语文》《外国文学评论》等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并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近年来,基地面向浙江诗路以及诗路文化带的规划、建设,江南文化传承创新,良渚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南宋临安古都的复原与重建等地方社会发展重大命题,开展高水平应用研究。撰写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先后获得省级领导的批示,产生了积极的现实影响。
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总体要求,紧扣我省“两个先行”的重要部署,基地将在新一轮建设中持续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快速形成鲜明的特色与亮点,打造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系列化的成果,从而成为全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高地,为浙江地方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